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區(qū),古稱鰲山大小洞天,位于三亞市以西40公里處的南山西南隅,總面積22.5平方公里,枕海壁立,為崖州古城之南面屏障。自宋代開山辟為旅游景點以來,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,是海南島歷史最悠久的風景名勝,為國家首批5A級景區(qū)。
據史料記載,宋代著名神仙道士,南宗五祖白玉蟾,歸隱于此,修建道觀,傳播道家文化哲學思想。南宋時期,崖州郡守毛奎就任于此,先后發(fā)現大、小洞天,并對此景區(qū)進行開發(fā),因開發(fā)有功,卸任之時,頓悟成道,飛身成仙。因此大小洞天被稱為:“福澤之地”。
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區(qū)自古因其奇特秀麗的海景、山景、石景和洞景,號稱瓊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勝。崖洲灣弧弦百里、碧波萬頃,鰲山云深林翠,巖奇洞幽,遍布神工鬼斧,大小石群。山海之間宛如一副古樸優(yōu)美的山海圖畫。
大小洞天位于南山山麓,這里廣泛分布有三萬株“南山不老松”,這種形似松而不是松的巨樹,叫龍血樹,有植物中的活化石之稱,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植物保護名錄,是中國二級保護珍貴樹種。經考證,龍血樹是世界上罕見的長壽樹。樹齡可達萬年,與恐龍同生,但恐龍毀滅了,它還活著。大小洞天區(qū)域幾萬株不老松叢生,株株根樹相抱,似尊尊盤腿而坐的老壽星(最老的至少五、六千年的樹齡),與這塊人壽福澤的寶地共同抒寫了“壽比南山不老松”的千古福愿,構成了國內獨一無二的自然文化景觀。
大小洞天風景區(qū)有歷史悠久的名人勝跡,是我國最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勝地。唐代高僧鑒真率日本留學僧容睿、普照及弟子祥彥、思托等35人第五次東渡日本,海上遇臺風漂流萬里至此登岸,并修造大云寺,傳播佛教文化;宋末元初女紡織家黃道婆往返與崖州灣,把先進的植棉、紡棉技術帶至中原大陸,留下千秋史話。風景區(qū)內至今仍有“小洞天”、“釣臺”、“海山奇觀”、“仙人足”、“試劍峰”等歷代詩文摩崖石刻。
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區(qū)自古因奇特秀麗的海景、山景、石景與洞景被譽為“瓊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勝”,旅游區(qū)年接待游客逾百萬人次,已經成為以傳統(tǒng)的中國道家文化為主題,融熱帶海濱風光、民俗風情、休閑度假為一體,聚道養(yǎng)生、道家人文景觀、道家文化藝術為一體的風景區(qū)。